第三轮“双一流”高校建设蓄势待发,众多“双非”高校之争已步入白热化,而想入围“双一流”大学并不容易,因为它不是看大学的面积有多大、招生分数有多高、综合实力有多强。
纵观国内“双非”大学,有7所高校在“大平台、大项目、大成果、大人才”四大指标上有所突破,表现出了冲刺“双一流”的绝对实力,非常具有潜力入围下一轮“双一流”大学名单。
浙江工业大学的发展历史悠久,前身可追溯到1910年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,经过杭州化工学校、浙江化工学院、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,1993年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。
承起各个阶段发展之特色,浙江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、应用化学等学科实力比较突出,化学工程与技术更是为浙工大争光添彩。
在“大平台、大项目、大成果、大人才”核心指标,浙江工业大学凭借着化学工程与技术,拥有“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”,获得“自然基金重点项目(2021)”、取得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”,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,可以说浙江工业大学完全达标评选“双一流”高校的标准,非常有可能入围双一流高校。
虽说浙江工业大学的特色专业是化学工程类、制药工程、生物工程等专业,可浙工大的招生分数并不低。
比如2024年在江西物理类招生584分、在安徽物理类招生599分、在福建物理类招生591分、在河南理科招生596分等等,高考600分上下才可报考。
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常常因为校名让人混淆,被人误解,其实,中国药科大学在南京,是211高校,中国医科大学在沈阳,是“双非”高校。
事实上,中国医科大学的实力很强,其临床医学学科在“大平台、大项目、大成果、大人才”指标上已全达标,有实力成为双一流高校。
比如2024年在河南理科招生598分、在重庆物理类招生581分、在河北物理类招生588分、在四川理科招生597分等等,很是适合高考成绩600分的考生报考。
深圳大学建校时间较短,从1983年至今,就40多年发展历史,可它已开设104个本科专业,其建筑学、金融学、电子信息工程、金融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实力不容小觑。
虽然“大成果”上没啥突出表现,可深圳大学声名在外,呼声较高,非常有望入围“双一流”高校名单。
深圳大学的招生分数,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吧,虽然不是211/985高校,可招生分数比部分211/985高校还要高,可以说能考上深圳大学的学生绝对是学霸。
比如2024年在河南理科招生613分、在安徽物理类招生608分、在江西物理类招生588分、在重庆物理类招生607分等等,想去深圳读大学的学霸别错过深圳大学。
长春理工大学是国内比较低调的高校之一,它是“兵工七子”之一,又有着“中国光学英才摇篮”的美称,而且被大家亲切称为东北的“小清华”。
长春理工大学的招生专业也不错,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、信息对抗技术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、通信工程等就业率高的专业,所以长春理工大学的招生分数并不低。
比如2024年在四川物理招生572分、在安徽物理类招生558分、在河北物理招生540分等等,想学光电类专业的考生可重点关注。
因为这3所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实力比较突出,燕山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在“大平台、大项目、大人才”三个指标上表现出色,河南科技大学在“大平台、大项目、大成果”上表现强势。
实话说,燕山大学的综合实力真强,除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外,燕山大学最有名的是机械类专业,当年有着“机械四小龙”的美称。
招生上,燕山大学的招生专业较多,有电气类、机械类、电子信息类、能源动力类等专业,当然也有工业工程、应用物理学、应用化学等令考生讨厌的大学专业,可燕山大学的招生分数也不低。
比如2024年在安徽物理类招生555分、在湖南物理类招生550分、在湖北物理类招生547分、在广东物理类招生539分等等,特别适合高考540分至570分的考生报考。
除了浙江工业大学、中国医科大学、深圳大学、长春理工大学、燕山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、河南科技大学这7所大学外,广东工业大学、长沙理工大学、首都医科大学这3所高校,我个人也看好它们入围“双一流”高校建设中,拭目以待吧。
中国医科大学 211吗达标!下一轮“双一流”高校7所大学有潜力入围高三学生别错过由吃瓜网网红吃瓜栏目发布,感谢您对吃瓜网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中国医科大学 211吗达标!下一轮“双一流”高校7所大学有潜力入围高三学生别错过”